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90年代主要农产品出现阶段性过剩后,开始发展外向型农业。我国种业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我国的政策优势、气候资源优势、土地和劳动力优势,把我国种子推向国际市场。出口种子处理是种子商品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关键环节。我国种子处理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发达国家以保护生态和环境为由,设置了技术壁垒及绿色壁垒,保护本国产业。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精选处理使种子质量符合出口标准;并利用高效、低残留农药处理出口种子,使出口种子的带菌(虫)率、发芽力等指标达到进口国检疫标准;提高我国出口种子的质量,攻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及绿色壁垒,实现出口创汇,创造经济效益。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出口葫芦种子处理技术研究为应对发达国家设置的植物保护技术壁垒和农药最大残留量的绿色壁垒,通过用高效、无残留的农药福尔马林浸种处理出口葫芦种子,为出口种子种传病菌的处理提供技术数据。结果表明,同一浸种浓度处理,随着浸种时间的增加,发芽率呈下降趋势,灭菌效果显著提高;同一浸种时间,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发芽率呈上升趋势,灭菌效果呈下降趋势。依据发芽率和灭菌效果两项指标都要达到出口标准的要求,选用40%福尔马林溶液稀释300倍进行48h的浸种。2、出口豌豆种子处理技术研究为增强我国豌豆种子的国际竞争力,针对我国出口豌豆种传虫害的问题,通过利用高效、无残留农药磷化铝两次熏蒸杀灭豌豆象试验,为出口种子虫害的处理提供技术数据。结果表明,随着两次熏蒸时间的增加,成虫的孵化率逐步降低,两者呈反相关关系;种子的发芽率则随着熏蒸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依据种子的发芽率和容重两项指标都能达到出口标准的要求,选用磷化铝两次熏蒸、每次处理96h。3、出口波斯菊种子处理技术研究通过波斯菊种子精选程度与容重和发芽率的关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