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金融发展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5年我国货币化比率(M2GDP)已经达到1.63,金融相关率(FIR)已经达到2.89;同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年均9.64%的高速增长率(SSB,2006),然而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相对的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出明显扩大的趋势,中国全体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在1978年为0.32,2003年达到0.45,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197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57∶1,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22∶1。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整体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及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全文主要内容和基本结论如下:首先,本文选取M2GDP指标(麦氏指标)和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来反映金融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考察整体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各自的状况,然后采用经济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金融发展均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但我国整体金融发展并未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是相反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自我加强的“惯性”,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它均不是金融发展的原因。其次,为了破解全国金融发展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谜,本文考察了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对中国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及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测算了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和农村金融相关率。研究发现:(1)我国农村存款总量增长迅速,存款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近十年来,农民在农行的存款比重下降,而在农村信用社存款比重上升,且达到一半以上,在邮政储蓄存款比重虽小,但上升速度很快。(2)农村贷款总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一方面农村贷款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的比重明显下降了,另一方面,农村贷款的来源也发生了变化,农行的农村贷款在农村总贷款中的比重下降,农村信用社贷款比重上升;农业贷款在农村总贷款中的比重下降,乡镇企业贷款所占比重上升。这些结构变化说明农村金融机构的非农化倾向越来越强,尤其是农业银行,农业贷款资金越来越稀缺。(3)农村金融发展程度有了较大提升,2005年农村经济货币化比率和农村金融相关率两指标均扩大到改革开放初的两倍水平,但是将农村金融发展程度与全国金融发展程度进行比较时,却发现农村金融发展程度是相对落后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全国金融发展的差距在扩大。第三,在对全国金融资产进行城乡分解,并考虑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作用后,本文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的作用,然后分析城乡金融发展差距,并实证分析城乡金融发展差距、物质资本差距和人力资本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作用,然而城乡间金融发展存在巨大差距,且有扩大趋势,城乡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也存在较大差距,但差距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有所缩小,在城乡收入差距模型中城乡金融发展差距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这说明了我国金融的城乡非均衡发展导致了城乡居收入差距扩大,因此,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是...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