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千年开始,人民币汇率及其制度安排或制度选择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人民币汇率制度如何选择、如何完善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 首先,作为一种动态的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过程,汇率制度选择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存在适合所有国家或一国所有时期的汇率制度安排,因此一国在任何特定的历史时期都面临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其次,当前的汇率形成机制既没有说明“更富有弹性”究竟意味着什么,也没有说明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究竟应该多大或者达到什么程度才是“更富有弹性”的。更为重要的是,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仍然没有明确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之间的逻辑关紊,没有说明究竟应该以什么标准来指导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和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再次,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必须把握好汇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既不能忽视汇率稳定给宏观经济带来的积极作用,也不能过分强调汇率的稳定而导致目前的制度安排又再次回到事实上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因此,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面临着内在的稳定性要求与灵活性要求之间的冲突,或“左”或.“右”非常难以抉择。这就需要进一步论证究竟什么样的汇率制度类型或制度安排能够比较好地协调这种矛盾。 最后,我国在增加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时还将面临人民币汇率制度如何转型问题:即,究竟是采取自愿的或平稳的转型方式,还是为危机所驱动被动地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转型?如果选择自愿转型或平稳转型,那么,我国究竟是激进地推进这一进程还是应渐进地推进这一进程呢?在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转型之时,我国又将面临哪些风险因素呢?这些重要问题都是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 以上述基本问题为导向,本书在回顾已有汇率制度选择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指出,对汇率制度选择的研究应该围绕一个明确且合理的制度选择标准(目标函数),利用恰当的、能基本反映或抽象出一国开放经济基本现实的分析框架(约束条件),将汇率制度选择问题转化为一个带有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来展开讨论。在这个逻辑切入点下,本书首先根据已有文献考察了汇率制度选择的分析框架和制度选择标准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然后根据不同分析框架本身的特征和我国转型经济时期的基本经济现实和发展战略,分析论证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基本分析框架和制度选择标准问题。本书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应根据当前一段时期内中国开放经济的基本现实或主要的特征事实,以我国的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制度的选择标准,在M-F-D分析框架下来展开论证和研究。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