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江苏省是我国最早使用农业机械化的省份,新中国建立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经过近60年的发展建设,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农业机械作业水平显著提高,目前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回顾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已经历了3个历史发展阶段。即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办水利机电灌排和国营拖拉机站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末,以人民公社集体投资,集体经营为主的阶段;70年代末至90年代以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和多种经营形式的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农机动力机械,灌排水机械,耕翻机械快速发展,基本实现了灌排、收获、耕翻机械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世纪90年代中江苏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农机产权私有化,农机作业专业化,农机经营市场化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机装备水平,农机作业水平的提高,跃上了全国发展的快车道。江苏农机自“九五”(96年起)进入市场化发展新阶段后,至2007年的12年中高速、持续发展,农业装备总量稳定增长,装备质量水平逐年提高。高性能机动插秧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居全国第一,农机总动力、大中型拖拉机及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机具居全国前列。农机作业水平稳定提高,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机收水稻、三麦水平全国第一,机械化种植全国领先。同时机械作业由单一的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农机化现状对照农业机械化评价的指标体系,江苏已率先进入农机化发展的中级阶段。江苏农机市场化发展的十二年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坚持从省情出发,实施正确的技术路线;政府购机补贴政策引导,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市场化运行机制,促进形成农机服务产业化;加强技术交流与引进开发,提升农机科研水平;加快农机法制化进程,保证农机依法生产经营等,形成了江苏特色的农机化发展体系。本文分析了江苏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机化发展环境,对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提出了江苏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与任务的构想。研究认为,江苏经济基础雄厚,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猛,农机制造业后势强劲,同时又有农业资源的相对匮乏和农业劳动力相对紧缺的现实,这都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根据江苏总体经济水平与社会需求,江苏农机化工作应紧紧围绕建设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到2020年实现农业机械化。即届时实现高级阶段的二项主要指标: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85%,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15%。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实现农机装备水平,农机作业水平的大提高。研究认为,江苏到2020年实现农业机械化,在从现在起的十二年中必须采取正确的发展对策及措施。关键词:江苏省;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农机装备;农机作业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