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筹码之一。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作为我国农业领域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制度,它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盛衰。目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国国内农业发展遇到的新问题都要求我国尽快进行制度升级,而分析国内各方的情况,育种者与农户在应对制度升级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关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研究已经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与关注。 本文拟通过对农业技术创新供需两方面的考察,研究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影响。首先,在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相关概念介绍的基础上,对其发展历程作一个简要回顾;其次,通过论证育种者与农户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关系以及政府在农业技术创新中应承担的职能,分析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农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第三,用一系列时间序列数据考察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农业技术创新供给的影响,透过年度数据的变化预测农业植物育种活动今后的发展趋势,并总结了影响该制度进一步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供给的制约因素;第四,建立回归模型,考察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农业技术创新需求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研究主要得出了如下结论:五年多来,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实施促进了农业技术创新的供给,但是对育种企业的影响要更为显著,相应地,育种研发资金中,市场投资的比例增大;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确实能够提高农户收入,但是农村种子市场秩序混乱及法律空缺使得该项制度并没有显著提高农户对农业技术创新的需求。 最后,作者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是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自身的设计缺陷、加快其他相关法律配套法规的制订以及推进农业科研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