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经济脆弱性显得更加突出。同时,农业支持政策已经发生变化,农产品价格支持、出口补贴等政策已经明显受到限制,政府决策部门正在寻找符合WTO规则的可替代政策来对农业提供财政支持和保护。作为分散生产风险、弥补经济损失、稳定农民收入与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作用机制,农业保险及其补贴政策已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之一,是WTO规则所允许的“绿箱政策”。国外研究表明,农业保险制度既能分散农业生产风险、补偿农业生产损失,又能够通过影响农户生产行为,比如种植方式的变更、化学品投入量的变化而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如果保险制度刺激农户施用更多的农用化学要素,从而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整个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增长。那么,长期来看,对农业保险进行财政补贴所带来的结果将有悖于保险本身的政策目标。在我国大规模地推行农业保险制度之前,选择实施农业保险制度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棉花保险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制度的潜在环境含义,为将来我国建立既能分散农业生产风险、弥补农业生产损失,又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农业政策提供较为科学的实证依据。因此,本研究的总目标是:增强对现行农业保险制度效果,包括其对农户生产行为影响的科学理解,即对农业非点源污染影响的方向与程度大小,分析农业保险制度的环境政策含义。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研究内容一:农户投保决策与其农用化学要素施用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研究内容二:农户对农业保险支付意愿研究;研究内容三:农业保险制度的环境效果与政策内涵研究。现行农业保险制度下农户化学要素施用行为的实证结果以及对不同补贴水平下农户化学要素施用行为的模拟得出:农膜施用量增加率较大,化肥施用量增加不明显,而农药施用量却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