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农”问题的提出和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关注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国若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地快速增长,缩小城乡差距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所谓城乡差距,不仅仅是指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还包括城乡居民所享受的公共产品之间的差距。近年来,南京政府在城乡公共产品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数据来看,南京农村地区公共产品提供的数量和种类均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在公共产品绝对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公共产品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其供给对农业收入影响效率如何,若存在效率损失,如何改善公共产品的供给才能减少效率损失,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公共产品供给的完善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等生产性要素存在积极的影响,通过对生产性要素的积极影响,能够间接增加农业收入.因此,完善公共产品的供给也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和农村民生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函数模型估算南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业收入的影响,选用农业收入为因变量,三个生产性指标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四个公共产品指标为效率函数的自变量,探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损失,以及提高效率的方法。从普查数据来看,南京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基础设施上,几乎所有的自然村,即在农村地域内由居民自由聚居而形成的一般有自己的名称的村落,都通上了电和电话,也都能够接受到电视信号;约93%的自然村已经安装了有线电视,99%以上的自然村已经通了公路,93%左右的自然村的居民饮用水经过了集中处理。在公益事业上,50%以上的自然村拥有文化站等文体设施,80%以上的自然村拥有村级卫生室等医疗健身设施。从区县比较来看,玄武区、白下区等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区其公共产品的供给相对完善;浦口区、江宁区、六合区等发展水平较低城区其公共产品的供给相对缺乏,但是镇街本级政府对公共产品均进行了大量的财政投入;溧水、高淳两县在历经几年大力投入的基础上,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基本达到了南京地区的平均水平。从效率的估算结果上看,南京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平均效率为0.877,虽然处于0.8以上的良好区间,但尚未达到最优化,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同时,也显示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仅仅是一个量的多少问题,合理的区间分布更能体现出公共产品对提高农业收入的正向作用和积极意义。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