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社会性规制评论》在讨论社会性规制各方面问题时,重点探讨了产品安全规制中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为学术同仁抛砖引玉。其分为“食品安全规制”“生产者安全规制”“环境规制”“理论与文献综述”等部分。开篇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与他的博士生倪国华合写的文章《粮食安全背景下的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基于历史分析的视角,考察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的问题。三者关系从春秋战国以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从春秋战国到新中国成立前属于粮食周期性短缺与生态环境渐进性恶化时期,“民过地”的周期性压力导致“边际土地”不断被开垦,粮食安全的周期性危机逐步转化为生态环境危机;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属于粮食大幅短缺与生态环境压力增大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化肥、农药、动植物激素等生产要素的大量引入,促使粮食供需达到紧张平衡,短期内粮食安全问题得到缓解,长期来看,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土壤毒化、地下水超采、土地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继续恶化,粮食供给能力不可持续;同时,粮食安全问题逐渐以食品安全的形式表现出来。作者提出,面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三重压力的交汇,我国应逐步摆脱不可持续的“石油农业”,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