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上一直较重视分工效应,对协作效应关注相对不足。马克思说:“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还有,美国管理学家皮得提出的木桶效应几乎人人皆知。本书是基于此,试对协作能提高创造价值的能力和促进财富增长进行系统性分析和论证,并有一些理论创新。本书共30万字。第1章(约4.8万字)阐述:价值是贡献与分配的关系,价值是以产品的劳动和效用为主要依据的交换比例关系;价值是矢量,价值的量比是模糊比较,适用即可;稍详论述了非物质化价值和负价值,前者是提高价值的,后者是减少价值的。第1章是为中心论点做铺垫的,将中心论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说清楚。第2章(约3.8万字)是围绕中心论点进一步将一些基本理念做说明。其中浪费是重点,因为协作升值*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减少了浪费。对储蓄的分析是为实物储蓄见证财富增长的论述做准备。第3章(约6.9万字)论述财富增长的原理。生产量-耗费量=剩余价值,此剩余价值是全体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说的剩余价值是其中一个方面,单指资方拥有的;并指出宏观上经济增长不等于财富增长、消费购买量不等于消费量。针对以GDP为纲的缺陷,提出统计消费总值(GDC)的观点和方法,并可进一步得出财富存量数据。有了前3章为准备,第4章(约2.9万字)论述就十分顺解:分工离不开协作,通过协作使我们大家都受益,财富增长的速度更快。协作升值是集体的贡献带来的,它的分配应该公平,第5章(约6.5万字)提出了规模收益同比的分配原则,为劳资双方对分配的意见不一提供解决策略。并提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新的计算方法,简单、实用、易解。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