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济学者,我们身处在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中国的经济、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重大问题不断涌现。然而,对于很多重大问题,高质量的经济学研究严重滞后。笔者所涉猎过的几个问题,比如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迁、企业债务的构成等,都有相似的感触-一缺乏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即我们连基本的事实都没有搞明白。而另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有关中国经济的论文被生产出来。客观地说,其中高质量的研究较少,很多是低水平重复。这背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研究的导向。不少年轻教师和博士生做研究是为了完成在C刊发表论文的任务,而他们所相信的是,“要学习一些比较复杂的技术,这样才可能在比较好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于是,就花时间去学习一些现有文献中的理论或者计量的模型,然后“套用”到某个我国的经济问题上去。其中,或是将理论模型构建在非常简化的、严重偏离我国实情的假设上,或是反复倒腾数据、“做出”一两组支持性的实证结果。这些论文作者宣称的贡献都是“首次使用某个方法来研究某个问题”。然而,由于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本质了解很浅,这类论文读来几乎不能给读者带来任何认识上的提升;其中的结论,虽然看似由严密的推导或者复杂的模型而来,但往往是不可靠的。这类研究,对于作者本人以及对于我国整个经济学界而言,都是浪费及宝贵人力资源的错误配置。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