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对社会资本及其与区域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探讨,以厘清既有研究中存在的争议。具体包含如下研究问题:第一,什么是社会资本,该如何界定社会资本的内涵和性质,如何衡量区域社会资本?第二,社会资本影响创新产出的途径及其作用机制是什么,是否存在外在因素影响社会资本发挥效用?第三,社会资本是个多维度概念。每个维度对创新效率的提升是否存在区别?这种差异性是否还体现在不同创新主体上? 基于此,本书首先进行了文献的回顾与述评。不同于以往研究,文献综述的重点以哲学中的因果论为基础,提出造成以往实证结果存在分歧的三点原因。一是缺乏可靠的测量指标;二是对内生性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第三是因果关系作用机制阐述不清,导致模型和控制变量的选择存在偏差。因此,本文以Meta-study方法梳理相关文献,确立了包含多个指标的社会资本测量指标体系,避免单一指标带来的误差;并基于进化博弈理论分析了影响社会资本的长期因素,从而寻找合适的工具变量来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最后通过构建能够反映创新动态发展过程的系统性理论框架,确立了社会资本影响创新产出的两阶段理论模型。 研究指出认知型社会资本不仅影响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效率,还影响创新产出实现经济价值的效率。而结构型社会资本中对区域创新产出影响不显著。通过将创新主体进一步分类,进而发现认知型社会资本企业创新有正面影响,但对高校创新产出影响不显著。而结构型社会资本只对高校创新产出有正面影响。充分说明社会资本不同元素对区域不同创新主体的影响是非均衡的。而社会资本对创新产出的作用,主要通过加强人力资本、技术溢出以及制度绩效这几个中介因素来实现。通过对比分析,本书最后从社会资本视角提出了促进国家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立推荐人制度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和匹配效率;建立企业信息分享平台,加强人力资源的再开发;成立创新联盟,强化不同创新主体的协调合作;加强科教人员与青少年的交流互动,以培育创新文化。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