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经济史领域研究者对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掌握相对比较欠缺,研究者大都凭借自身的灵感对历史经济运行中的逻辑关系做出朴素的解释。这不仅有碍对经济史做深入的研究,也严重割裂了经济史与经济学之“源”与“流”的关系,更影响对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修正和补充。毋庸讳言,对于非经济学学术背景的经济史研究者来说,自学经济学理论有较高的门槛,即使下功夫自修经济学教科书也未必看得懂。本书充分考虑从历史学领域迈入经济学门槛的难度,在满足合理性原则的基础上尽量通俗化,为非经济学专业背景的经济史研究者开一扇思路之窗。从经济学的基本范式出发,分10章介绍国民收入核算、消费与储蓄、投资理论、货币供给理论、货币需求理论、利率理论、国民收入决定、通货膨胀与失业、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主要内容。除解读主流经济学的主要原理之外,还做了如下工作:第一,对经济学理论的前提假设和逻辑结论之间关系做了初步讨论;第二,对供给约束型经济(短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和宏观经济运行逻辑做了简单讨论;第三,对凯恩斯投资函数提出了质疑和修正意见;第四,对IS-LM模型衍生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之有效空间做了初步分析;第五,对供给约束型经济条件下的短期、长期总供给曲线形状和需求约束型经济条件下的长期总供给曲线形状提出了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看法;第六,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有效性做了初步分析,进而对主流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资本存量的“工作状态”提出了疑问。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