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钱票的泛滥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30年代,表现为不仅国家银行、省地方银行、各大商业银行发行钞票,传统金融机构(钱庄、票号、银号)也发行流通票币,后来发展到与金融业无关的商店、铺号、工厂、作坊、包子铺等都开始发行钱票,使得各种票券泛滥一时,造成国家币制混乱不堪。本书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论述钱票泛滥对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第一部分,钱票是什么类型的货币.第二部分,钱票泛滥的表现,以各省为例加以说明。第三部分,私商钱票与政府官票的关系是怎样的,即官票源自白银货币的主体地位(如税收用银),由银行发行;民间钱票用源于制钱体系,用于市场交易和工商业内部的支付清算。第四部分,民国金融体系的制度缺陷,表现为双层的金融体制格局,即一是以税收为主渠道的货币体系,二是以市场为背景的商业货币流通体系。而官方税收体系又可分多个层级,下层的地方政府依据税赋征收渠道发行本地区专用的票券流通于地方。第五部分,民国钱票泛滥的原因,由于双轨制的存在,原因分别为地方税收的需要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加之20、30年代的乡村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地方自治性质的钱票。第六部分,钱票泛滥的多种影响,即泛滥对地方财政、金融体系、社会经济等都造成很大的冲击,不仅使金融体系混乱至极,还造成民生凋敝,商业萧条和社会动荡。第七部分,主要是政府在不同时期如何查禁和废止钱票的流通,其措施和效果如何;对这些措施的效果的评价。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