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在全国普遍实行郡县制以来,县一直是中国很稳定的基层政府单位。在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县体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相当稳定,是历朝历代施行统治的基本政治和行政平台。县级行政区在我国政治与政府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一系列扩权改革措施的实施,使得县级政府的自主性少见增强。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改革,通过划分税种、划分事权、划分机构,建立转移支付制度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制度等方式,对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确立。分税制改革虽然客观上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但随着国家转移支付力度的不断加大,省级以下分税制体制的不断完善,以扩大县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为目的的扩权改革的不断推进,县级政府的行动空间和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得到扩大和加强。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集权、经济分权是我国重要的体制背景,在财政体制尚未完善,政府间关系尚未理顺,一些配套改革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县级政府在获得自主空间的同时,亦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那么在现行的政治行政以及财政体制下,我国县级政府在财政收支过程中的自主决策、自我组织和安排的自主性程度如何我们该如何解释这种状况的形成回答这一问题有助于还原一个县级财政收支的基本过程和真实面目,从而从现实的土壤中提炼问题,为地方财政理论的修正和丰富注入新鲜的实践素材,对完善地方财政理论有一定的意义。《县级政府财政收支自主性研究:基于H县的实证研究》选取H县作为个案研究对象,一是由于H县的社会经济以及财政收支情况具有一定的类型性和特殊性,二是由于调研访谈和相关资料的获取具有可行性和便利性。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