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系到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怎样种好地”等“三农”重大现实问题,既涉及国家粮食安全、城镇化进程,又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增收。当前,我国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财政支农的支持规模、方式和效率直接影响政府制定各项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本书研究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提出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财政政策措施。建立了新的分析框架,清晰地说明了新形势下我国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的必要性;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选择的最优路径;在众多财政政策中找寻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最具针对性的政策支持环节。从农业生产手段和运营管理方式的角度、农业生产效果与效益水平的角度、对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三个维度上探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历年实际发展的数据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和水平测算,对财政支农资金强度进行了测算,剖析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政政策作用发挥缺位、越位的成因要点,探析了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难点和重点;研究了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和驱动效应,对“传统农业经营户之间”、“政府与农户之间”、“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进行了博弈分析,对财政政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将“财政政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形成了一个系统工程。在实践方面,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改善过程,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政策的路径选择,通过财政政策手段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方向、目标、模式进行控制和引导,为今后构建更适合我国国情发展,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政政策体系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