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民族地区公共财政建设情况来看,民族地区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在总量上存在巨大缺口,结构上不合理。在民族地区公共财政制度建设上,要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民族地区公共财政制度。本书写作中主要关注两个视角:一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大环境下,从地方公共财政角度,通过对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出发,分析民族地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范畴,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服务需求与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现状,进一步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二是历史的角度,从民族地区财政自治角度出发,通过回顾民族地区以往的基本公共服务(教育、医疗、住房、治安、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农业与企业服务等)的提供和财政发展情况,进而分析提供不足的原因(包括自然和环境成本高、提供机制、本地税收财力、民族政策、中央与省级支持),最后依据地方自治的理论,考虑中国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构建民族地区公共财政制度的角度提出解决思路与方法。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共财政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理论上探索一条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充分利用公共财政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改革之路。同时丰富财政学科中的地方财政研究内容,理顺中央、省级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关系,完善少数民族地区财政关系的内涵,探索比较系统的地方公共财政发展理论。在借鉴西方有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的研究,对我国民族地区公共财政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受制于研究的视角,国内现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概念的表述和公共财政体系和框架的设计,这些研究对本书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但这些研究针对性不强,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公共财政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立足于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角度出发,充分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授予的民族地区财政自治权,力图探索一条完善民族地区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利用财政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之路……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