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梳理金融监管理念与制度的发展脉络,阐述了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意义与内涵,对宏观审慎监管工具进行了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分类。在此基础上,首先从信贷周期调控角度出发,在总体上考察了中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效果,并与走在宏观审慎监管实践前列的日本进行比较,揭示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其次,分别检验了宏观审慎监管常用工具,包括动态拨备、资本充足率和LTV比率的有效性;再次,在“双支柱”调控框架背景下,基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性原则,讨论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宏观审慎监管主体的可行性与问题;最后,鉴于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特点,分析了银行预期作为宏观预期管理的新型工具纳入到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箱的合理性。本书研究将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完善、工具选择和实施细则等问题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合理的政策建议。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