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互动的视角,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中主体(即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变化,从中发现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发展方向。本文的研究重点和核心观点包括:第一,重新界定了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定义。中明确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性”和“保险性”,更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新态势。第二,提出制度变迁中主体互动理论的框架。通过对哈耶克、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多支柱理论的总结,提炼出适用于本文的制度变迁中的主体互动理论,用以分析制度变迁的起因、过程、方式和结果。第三,分析了老农保制度和新农保制度变迁中国家、地方和农民的多元互动。老农保到新农保的制度变迁过程老农保制度的变迁过程中,国家从政策引导到提供补贴,地方政府从强迫命令到利益引导,农民从“怀疑不满”到“自愿参保”,制度目标虽相同,但制度实施的路径不同,致使制度实施的结果不同。第五,提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和发展前瞻。采用全民统一的“基本养老金+补充养老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能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才能使新农保制度在更高层面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