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是中国国内第一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于1964年,本书为第42辑。本辑共收入论文16篇,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技术、中国城市史、古典园林、乡土建筑、地域建筑文化、近代建筑、文物建筑保护、现代建筑理论等领域。乔迅翔的论文通过分析穿斗架定义的变迁提出更为严密的穿斗架定义;朱永春的论文对《营造法式》卷三十一的大木作图样进行了注疏;吴筱的论文对宋初莫高窟55窟的窟前建筑展开了复原;《算法基因:山西高平两座戏台之大木尺度对比研究》一文对比分析了山西高平王报二郎庙与下台古中庙的早期戏台;仝梦菲、林源的论文探讨了陕西韩城西原村玉皇后土庙献殿的结构做法;刘畅、刘楚婷的论文探讨了故宫藏请神位龙亭的木构做法和尺度规律;王南的论文分析了北京紫禁城单体建筑的构图比例;孙天正的论文运用语境互参的注解方法对《园冶兴造论》的内容进行了考辨;贾珺的论文通过传世图画和诗文考证了淮安丁氏半亩园的园林布局和园居活动;王曦晨的论文探讨了北京西郊极乐寺的历史建筑和园林景观;王薇、冯柯的论文论述了清代“宁夏八景”的景观构成特征与文化价值;林溪、林源的论文通过考察“中园西渐”的历史来分析中国园林对英国“英中式”园林的影响;欧阳杰的论文探讨了上海龙华机场近代航空站的建筑形制;张涛、陈翔的论文论述了重庆近代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的发展演变;郭璐的论文探讨了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空间规划理想模式;熊庠楠的论文分析了巴洛克时期建筑师波洛米尼基于连贯室内立面理念的天花设计探索。本书反映了近年来关于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对于建筑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等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人员吸取历史经验、从事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既可作为建筑历史专业工作者的研究资料和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历史理论教材,又可作为读者了解建筑演化与城市变迁的实用指南。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