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十个章节。第一章将古病理学研究作了一个大体的介绍,包括这门学科的发展史、研究方法、专业术语,以及本学科研究的局限性等问题,并且还向读者讲述了人类群体生存环境中那些对疾病的流行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因素。第二章主要讲述人体骨骼遗存的性别年龄鉴定问题。还包括人口学、人口增长、身高与疾病的关系等研究方法,以及种族与健康的关系。第三章主要讲述先天疾病和那些在人出生是发生的疾病。第四章探讨人体骨骼遗存中的牙齿疾病。第五章着重讨论创伤。本章还探讨了在古代创伤是怎样被治疗的,以及在骨骼上留下的证据。第六章讲述关节疾病,它是继齿科疾病之后,骨骼遗存中最为常见的病理现象。第七章是传染性疾病。这一章包括非特异性传染病(由多种疑似致病生物体导致的感染)和特异性传染病(由特定生物体导致的感染,如麻风病、结核病和性病梅毒)。第八章主要阐述新陈代谢类疾病及内分泌疾病,新陈代谢紊乱如坏血病、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等。第九章着重讲述肿瘤性疾病(癌症),这种病症在骨骼考古遗存中非常罕见。最后一章谈到自本书的第二版出版发行以来,古病理学的发展历程及本学科的研究前景。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