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集子里选录的二十几篇文章,包括梵汉对音、汉藏比较、汉语音韵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作者近三十年来所从事的主要工作的缩影。因为内容都跟汉语语音史有关,所以用《音史寻幽》作总题目。 汉语的研究是世界语言研究的组成部分。 汉语的研究是要探寻古今汉语的发生、发展、演变、创新、完善的内在机制和规律、外部环境和条件,探寻汉语内部的结构、元素、规则和格局,探寻它们相互之间的依存、制约、互动的状态和趋势,探寻汉语跟周边民族、周边国家的各种语言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给汉语和对方语言带来的变化动因和变化结果,探寻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载体如何不断完善其记录、表达、传播功能及其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探寻汉语作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交际媒介如何适应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振兴而“日日新、又日新”。也就是说,对汉语本体既需要宏观的综合的研究,又需要在各个不同层次上进行分门别类的微观的研究,还需要在相关的领域进行交叉的研究。 汉语的研究也要为汉语教学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特别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是基于汉语本体研究之上的应用理论研究。只有达到相当程度的国际化的语言,才会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对象。世界上这样的语言为数不多,汉语就位列其中。汉语的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定会取得新的进展。 和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同步,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在当今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种民族的语言就蕴含了这个民族的文化。语言的传播跟文化的传播相辅相成,在讲授汉语的同时,必然还要传习中华文化,要有中华文化与异文化之间的比较和交流,进而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这些现实的因素会引发对于中华文化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