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习不能脱离文化学习,同样翻译研究也不能与文化研究分开。自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翻译理论界将翻译研究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文化视角。客观地说,这一“转向”扩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范围,即从微观翻译研究过渡到宏观翻译研究,让人们能够从社会和政治的宏观视野来看待和思考翻译,而不再使其理论视野完全局限于以原文文本为中心的逻各斯主义范畴。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则是自达尔文进化论开始挑战西方逻各斯主义以来产生的各种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我们认识当前的翻译理论研究时绝不可以忽视这种理论背景,认识语言研究、文化研究、文学等学科研究均不应忽视这一点。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宏观翻译理论研究绝不应视为当今翻译理论研究的全部,新视觉的微观翻译研究同样值得肯定和鼓励,尤其值得强调的是我们仍需要加强对世界翻译史的研究,反思翻译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和进步中与社会互动的特点,总结和发掘其精华与价值,使我们避免仍将前人反复研究和总结过了的议题拿来继续讨论,制造出浪费公共资源的文字垃圾产品。这一高度期待当然就是将翻译理论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待的。而就《翻译与文化研究》2008年专辑而论,她仍是一个为渴望进入翻译与文化研究领域的教师及研究生提供能够展现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全书所录文章虽然质量参差不齐,宛如学走路和学跑步的人同时出现在同一条道路上,但这两类情况却是任何成功人士在自己人生历程中不可回避的阶段。我们一如既往地相信,本辑投稿者中必将会产生出中国外语界未来的知名学者。而这一直是本专辑全体编者的希望之所在。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