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隆重推出《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论丛》,承蒙错爱,邀我作序,却之不恭,受命难为。思前想后,最好还是以华中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的身份跟同仁们分享一下自己对编辑学术刊物的一些体会。这一来,与其说作序,倒不如说朋友间倾吐衷肠。 在我国,外国语学院除了为国家培养外语技能人才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西学东渐。历史上,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的工作主要是由来华传教士承担的。尽管他们带着其他的宗教或政治目的,他们把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我国,其历史功绩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在后来的洋务运动及洋务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西学东渐的任务主要由我国自己的仁人志士承担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外国语学院在翻译介绍外国人文、社会和科学成果上作出了贡献。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跟世界接轨的步伐加快了,外语学院培养出来的学者担负起新的责任,那就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道路,产生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 大体上说,中西学术交融可以从四个角度来分析。一是西学东渐(即引进介绍);二是西学为体、中文为例;三是中文为旨、西学为镜;四是另辟蹊径。西学为体、中文为例的选题,当前已经成为外语为背景的研究人员首选。中文为旨、西学为镜的选题在理论上讲是高难度动作。只有国学好、西学也要好的人才能做到。在我国目前强调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在读博士生也开始选此类题目。另辟蹊径的也有,这是最高难度。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