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国家或组织的“21世纪技能”的内涵与要点》

《表1 不同国家或组织的“21世纪技能”的内涵与要点》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1世纪技能”的内涵及其对科学教学的启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针对“21世纪技能”的培养,OECD明确指出,公民只有具备核心知识和能力,才能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满足自身成长的需要。2005年,欧盟正式发布《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该框架制定的目标之一是:支持各成员国,确保培养的年轻人在基础教育结束时,具备一定水平的核心素养,使他们能够应对成人生活,并为未来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面对未来的挑战,各国都整理了重心不同的“21世纪技能”。其中,欧盟强调终身学习;德国强调除独立于专业能力之外,还要有通用的关键能力;美国教育委员会在1998年提出要培养具有全球眼光的全球能力。到2018年PISA颁布的全球能力分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4]。还有学者提出要培养高阶思维技能(HOTS),包括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相对具体的技能要求,而且强调以做实验、调查等具体的内容研究作为载体,这样才能表现出“高阶思维”。如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