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学习者中心范式与工厂范式的对比[19]》

《表1 学习者中心范式与工厂范式的对比[19]》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学习者中心范式的美国学校系统设计——迪凯特大都会学区“走向卓越之旅”》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世纪90年代初,赖格卢特在巴纳锡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系统设计的转型性变革。进入21世纪,他与美国领导力和变革管理专家达菲(Fracis Duffy)在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联合主持“未来思维(Future Minds)”,致力于在全美范围内指导学校系统的整体转型。[16]2013年,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赖格卢特提出了新教育系统的六个核心理念:重在成绩达标、生本中心教学、扩展课程视界、转换各自角色、培育学校文化、组织/激励结构变革。[17]该理念从社会转型的背景出发,着眼于信息时代学习者的需求,着眼于教育系统整体结构的变革,着眼于新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此构建新的教育范式,见表1。基于核心理念的教育新范式在学校形态、班级编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方式、治理方式、技术支持与社会服务方面都与现有的学校范式大不相同。[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