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广泛用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标记基因》

《表1 广泛用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标记基因》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DNA条形码参考数据集构建和序列分析相关的新兴技术》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过去十多年中全球范围内科学家的通力合作,DNA条形码参考序列数据库,例如BOLD(Ratnasingham&Hebert,2007),已经初具规模。然而,目前参考数据库存在的一个典型问题是其数据在地理空间和物种覆盖度方面均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平衡,这主要是由于全球各地在条形码研究方面投入差异所致,尤其是在物种多样性热点地区科研投入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相关方面的投入不足制约了这些地区物种信息的数字化。尽管HTS平台的单碱基的测序成本显著下降,但由于测序长度相对较短,并不适用于对长扩增子测序(例如,COI基因条形码包括引物序列长~719 bp,而最新的Miseq系统最长可以完成双端300 bp的测序,仍然无法测通标准条形码序列),使得Sanger测序仍然是目前获取DNA条形码序列(表1)的主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