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扶贫政策演变特征》

《表1 扶贫政策演变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70年来中国扶贫政策演变及其优化路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总体上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扶贫政策的变迁,反映了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转变,每一次政策变迁旨为解决特定人群的贫困问题,并增强贫困人群的自主发展能力的“自上而下”或融合“自下而上”的制度性安排,表现出一系列的扶贫政策的演变特征(表1)。1949—1977年,扶贫工作以单纯救济为主;从1978—1993年,中国扶贫的成效主要依靠“涓滴效应”,借助家庭联产、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等带动脱贫;而1994—2012年的针对性的区域性的开发式扶贫,接连制定多个具有全国性的扶贫开发规划,进入了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新阶段,成为首个提前完成贫困人口减半且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有助于缓解日益扩大的农村收入分配与地区发展的组间差异,在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方面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2013年后的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论述,将贫困人口作为重要扶贫对象,建立起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等多元主体参与多种举措结合的扶贫模式,大大提高了扶贫工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