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黑小豆超微全粉对配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表2 黑小豆超微全粉对配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黑小豆超微全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同一列数据不同上标字母代表显著性差异(P<0.05),下同。

黑小豆超微全粉对配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随着黑小豆超微全粉添加量的增加,与对照相比,配粉各项黏度值和峰值时间均显著降低,糊化温度则升高。糊化主要是淀粉与水共热后,淀粉粒开始破坏,晶体结构消失,淀粉分子彼此牵扯,形成具有黏性的糊状溶液。面粉的糊化特性主要受面粉中淀粉含量、结构以及直/支链淀粉比例等因素影响[9]。黑小豆淀粉含量远低于小麦粉,黑小豆全粉的添加导致配粉的淀粉含量降低,配粉的各项黏度值和峰值时间也随之减少。雷宏等[10]研究了淀粉添加量对小麦粉糊化特性的影响,发现淀粉添加量与各项黏度值及峰值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这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杜双奎等[11]研究了多种食用豆粉的糊化特性,结果也表明豆类淀粉糊化黏度参数值较低主要是因为淀粉含量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