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PPDF的热稳定性》

《表3 PPDF的热稳定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超微化雷竹笋膳食纤维的结构表征及其功能特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3可知,PPDF的热分解曲线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50~270℃,该过程中PPDF的损失率均在10%左右,与文献[21]研究结果一致。这主要是由于PPDF内部的结晶水、自由水等的蒸发及小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损失[21]。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Z-PPDF和M-PPDF中羟基等亲水基团暴露,小分子物质含量增加,因此Z-PPDF和M-PPDF的损失率较大。第2阶段C-PPDF、Z-PPDF、M-PPDF分别在277.6、283.4、334.8℃处有一个明显的质量损失过程,表明超微化能增强DF的热稳定性。第3阶段的质量损失过程较平缓,主要是剩余的木质素以及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热分解-氧化反应。超微化后DF发生氧化反应的温度提高,但质量分数有所降低,残留质量增加。这是因为超微粉碎能清除DF中不稳定的物质,增强其稳定性,有助于提高其加工特性,拓宽其应用范围。DSC分析结果与TGA结果相同,测定过程中除了在100℃左右出现一个明显的吸热过程(水分的蒸发),之后未出现吸放热过程及分解现象,表明DF在200℃以下是稳定的,一般的加工应用不影响其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