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旅游业发展、城市规模与城市SO2排放》

《表7 旅游业发展、城市规模与城市SO2排放》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旅游业资源名片效应、区位因素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中的数值为对应变量的异方差稳健标准误;*P<0.1,**P<0.05,***P<0.01。全样本与分样本回归结果基本一致,限于篇幅,此处仅汇报分样本结果。

一般而言,城市规模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直观反映,城市规模越大意味着城市经济越发达。因此,于旅游业发展而言,大城市人口相对集中,具有较高的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天然优势,容易形成规模集聚效应,能够较好地处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相反,中小型城市由于技术和资本等资源相对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鉴于城市规模形成的以上差异可能对旅游业发展与空气污染的关系产生影响,检验旅游污染的城市规模异质性。依照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城市规模划分新标准,基于城区常住人口数据将样本城市划分为小城市(Small)、中等城市(Mid)、大城市(Big)、特大城市(Speci)和超大城市(Super)五类,进行分样本回归,同时设置虚拟变量并与核心解释变量旅游收入交乘后纳入模型,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对不同规模大小城市的影响差异显著。就直接效应而言,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旅游业发展对SO2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超大城市的旅游SO2排放效应近乎是特大城市的两倍,且满足库兹涅茨曲线假设;就间接效应而言,中等城市邻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减轻本地区SO2排放,而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周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会加剧本地区SO2污染。在以旅游人数作为解释变量的模型中仍表现为类似的差异(结果略),表明上述结果是稳健的。当因变量为PM2.5时,系数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