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金融资产份额对总体利润率的动态非线性影响》

《表3 金融资产份额对总体利润率的动态非线性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制造业企业扩大金融活动能够提升利润率吗——以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为标准误。***、**、*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

值得进一步讨论的是,理论上来说企业利润率与金融活动在统计上的动态非线性关系还有可能来自于利润率在企业间的微观差异,即高利润率企业拥有更充足的现金流,能以更低的融资成本进行融资,并将多余的资金投向影子银行体系,借给其他企业,充当“实体中介”的角色;低利润率企业则相反,更高的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因此,只要企业利润率的差异分布存在,金融活动对利润率的动态非线性影响就可能存在,但这本质上是利润从一部分企业向另一部分企业的转移,而不是金融活动的蓄水池效应。这种竞争性解释成立的前提是高利润率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融资,但结合相关文献和数据资料,本文发现这个前提并不一定成立。我国企业的融资成本差异来源于企业经营风险的差异而不是利润率差异,而低利润率企业的经营风险不一定更高(如附图1)。此外,表3和表4的回归结果显示国有制造业企业利润率比非国有低,但金融市场却对后者存在信贷歧视。以上证据表明我国高利润率企业并不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融资,因此,至少在本文研究的时间段内这种竞争性解释在中国经济中难以被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