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新疆冰雪旅游资源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及等级划分Tab.2 The appraisal indexes weight and grades of ice and snow tourism reso

《表2 新疆冰雪旅游资源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及等级划分Tab.2 The appraisal indexes weight and grades of ice and snow tourism reso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疆冰雪旅游资源适宜性评价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考虑到各指标数据分布形态多为偏态分布,不宜采用等间距的线性内插方法,为此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划分各因子适宜性等级(表2)。其中部分影响因子的分级较为复杂,所以本文结合现行规定或已有研究对评价因子进行分级[16-21]。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所规定的空气质量指数的划分,将高于200的2个等级合并为不适宜等级,空气质量指数越低得分越高。高程和坡度是冰雪旅游项目的重要评价因子,研究显示冰雪旅游要求区域海拔不宜过高且有积雪分布,确定高程在3000 m为最优,以3000 m高程赋值最高,向两侧递减[17];确定坡度0~30°为最优,其大于30°区域易发生雪崩[18],故不宜开发冰雪旅游。5A和4A级景点及滑雪场周边宜发展冰雪旅游,运用缓冲区分析来量化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范围。选取等级最高的5A级景点及5S/4S级滑雪场建立以20 km为间隔、80 km为最大缓冲半径[19],等级越低缓冲区半径越小。交通可达性指标中1-3 h交通可达范围适用于短途短时旅游市场的分析,城市1 h交通可达范围在客源市场和旅游发展潜力方面具有优势可供开发和挖掘[20]。将上述评价因子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临界适宜和不适宜5个等级,并对各因子按等级以0-9进行赋值[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