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新疆杏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及其等级划分标准》

《表1 新疆杏种植气候适宜性指标及其等级划分标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气候变暖对新疆杏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前人研究表明,制约新疆杏生产的气候因素主要是生长期的热量条件、越冬期低温冻害以及杏树开花、展叶、幼果形成期的霜冻,而光照和自然降水对杏基本无制约作用[8-10]。由于杏的生长发育主要是在日平均气温≥10℃期间完成,因此,将年内≥10℃积温作为杏生长期热量条件适宜程度的气候指标。杏是多年生果树,杏树越冬期若遭受中度以上冻害不仅影响当年的产量,而且对翌年乃至后续数年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也会造成影响[8-10]。新疆冬季寒冷且最低气温的年际变化较大,不稳定性很强,实际生产中若使用相当于50%保证率的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判别杏的越冬安全性,一般仅有50%成功的把握,若出现低于多年平均值的冬季低温,尤其是出现多年不遇的异常低温时,往往造成冻害,因此,从稳产高产角度考虑,该研究采用85%保证率冬季最低气温作为判别杏树越冬安全性的指标[13]。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10℃是杏树陆续进入开花、展叶、结实期的起始临界温度[8-10],若日平均气温稳定≥10℃之后出现最低气温≤0℃的终霜冻,将对杏造成危害;反之,若终霜冻日早于≥10℃初日,则杏树遭受霜冻危害的可能性就较小,并且终霜冻日早于≥10℃初日的天数越多,杏树遭受霜冻危害的几率越低[14],因此将多年平均终霜冻日早于≥10℃初日的天数作为杏树遭受春季霜冻危害几率的判别指标。参考前人研究成果[8-10],并经实际调查验证,确定新疆杏种植气候适宜性判别指标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