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界定快速床操作上下限的经验关联式》

《表3 界定快速床操作上下限的经验关联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EMMS的循环流化床流域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Bai等[13]定义的快速床具有明显的轴/径向颗粒浓度分布,在“局部与整体上都有很强的非均匀性”,其操作下限(UFD,即由输送床向快速床的过渡)对应上稀下浓结构的出现,操作上限(UTF)伴随着上部稀相区大量聚团破碎、垮塌。Bi等[22]定义的快速床具有颗粒循环通量大、轴径向颗粒浓度分布明显等特点,其操作下限为出现聚团时的气速(VCA),操作上限为出现节涌时的气速(VCC)。Sun等[43]定义的快速床同样具有明显的径向非均匀结构,其操作下限(Utp)来自于对文献中经验关联式的平均,而操作上限(Utr)对应床层崩塌、通量锐减等现象。此外,该研究还将快速床流域细分为两个子流域:固含率小于10%的低密度循环流化床(LDCFB)与固含率大于10%的高密度循环流化床(HDCFB),二者具有不同的轴/径向流动结构,分别适用于循环床燃烧与催化裂化这两种主要的循环床工业应用。不同研究者基于大量实验数据拟合了快速床的边界,这些边界及其适用的物性和床层几何尺寸范围见表3。可以看出,各研究者对于快速床流动特征的描述相近,然而划分快速床与毗邻流域的经验关联式却并不统一,流域图的构成形式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