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缠绕管内摩擦系数的经验关联式》

《表2 缠绕管内摩擦系数的经验关联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缠绕管结构参数对管内压降的影响及压降模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注:Dn为弯管中考虑曲率的流体力学无量纲参数,Dn=Re(d/D)0.5

将本研究实验条件代入如表2所示文献得出的关联式,以缠绕直径为219 mm,缠绕角度为10°,管径为15 mm(表2中的No.3)的缠绕管为例,其压降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如图6所示.图中,纵轴所采用的是对数坐标.可以看出,除了Mccann模型[18]以外,文献中所得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几个数量级的偏差,但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图6中的结果,并对比文献模型建立时的实验条件和本研究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Schmidt[33]、Srinivasan[19]在模型建立时所使用的雷诺数范围远小于本研究所使用的雷诺数范围,因此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差较大,模型的外推性有待商榷;Mccann[18]、Ito[34]的实验条件与本研究所用的流体雷诺数范围较相似,但由于缠绕管几何结构相差较大及前人所使用的缠绕管结构较少,与本研究实验结果仍有较大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