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疑似菌株的tdh基因序列Blasten结果》

《表6 疑似菌株的tdh基因序列Blasten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北部湾茅尾海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溶血素是副溶血弧菌致病的主要因素,包括tdh、trh和tlh(不耐热溶血素),在临床上往往通过检测tdh基因来判定是否为流行株[2,32,37]。本研究对20个分离确认的V.p菌株进行tdh基因PCR扩增。电泳检测发现4条约530 bp(tdh)的目的条带,提示这4个菌株可能具有致病性,即潜在致病性V.p检出率为20%。这些出现目标条带的PCR产物测序后,进一步使用BLAST比对,发现它们与副溶血性弧菌的tdh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中相似度最高的一个为90%,其余在72%~89%(表6)。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这4个菌株都与V.p聚集在一个大的分枝,与魔鬼弧菌(V.diabolicus)和溶藻弧菌(V.alginalyticus)明显区分(图6)。与前人[38]报道相似,提示这些携带致病性基因的菌株,极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对公共卫生造成的威胁较大。但也有研究表明不携带tdh和trh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也可以引起食物中毒[39-43]。因此,传统分离鉴定方法和动物或细胞毒力试验仍是鉴定致病性的主要鉴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