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分类标准的村庄宅基地闲置成因解构》

《表3 不同分类标准的村庄宅基地闲置成因解构》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程度及其成因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分地区看闲置宅基地成因。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最高,具有农民收入水平高、就业结构多元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高的特点。城镇有住房是农村宅基地闲置的最主要原因,占比高达30.8%;其次为家庭成员长期外出务工,占比达27.3%。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次于东部地区,城镇有住房同样是造成宅基地闲置的最主要原因,占比为27.6%。不同的是,中部地区因房屋损毁无法居住造成宅基地闲置比例高达27.4%。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缺乏产业支撑,农民不得不外出务工以维持生计。38.0%的宅基地因家庭成员长期外出务工闲置,27.0%的宅基地因村内有其他住房而闲置,只有20.5%的宅基地因农户在城镇有住房而闲置。东北地区城镇化率高,乡村人口流出明显,农户在城镇有住房、外出务工寻求新的就业机会是造成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原因,分别占到34.4%、32.6%(表3)。可见,城镇有住房已成为东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闲置宅基地的最主要成因。家庭成员长期外出造成宅基地闲置情况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较为突出。受“一户一宅”政策的影响,村内有其他住房成为宅基地闲置的次要因素。需注意的是,中部地区有大量闲置宅基地因损毁造成,应当探索适于当地的宅基地退出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