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聚癸二酸甘油酯不同改进方法的比较》

《表1 聚癸二酸甘油酯不同改进方法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聚癸二酸甘油酯的合成及研究热点》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近年来为克服传统合成中苛刻的反应条件,改性的聚癸二酸甘油酯合成方法得以提出:(1)PASHNEH-TALA等[7]引入反应性丙烯酸酯基团对聚癸二酸甘油酯预聚体进行了化学改性,制备了聚癸二酸甘油酯-甲基丙烯酸酯。WANG等[8]用甲基丙烯酸2-异氰酸根合乙酯处理聚癸二酸甘油酯,得到了基于聚癸二酸甘油酯的光/热双重可固化聚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的聚癸二酸甘油酯。(2)LEE等[9]提出一种通过微波辐射辅助固化制备多孔聚癸二酸甘油酯支架的方法。同时LAU等[10]提出微波合成技术合成的聚癸二酸甘油酯自由度更高、降解率范围更广且力学性能可调;相比于传统加热预聚合反应主要是主羟基反应,在微波条件下,甘油的一级和二级羟基均与癸二酸反应。(3)YEH等[11]提出运用3D打印技术合成光固化聚癸二酸甘油酯弹性体。CHEN等[12]提出通过将聚甘油癸二酸酯丙烯酸酯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或聚己内酯二丙烯酸酯在不同的丙烯酸化程度和比例下混合并3D打印出用于软组织工程的光固化聚合物。除了克服苛刻的反应条件外,实验表明各种改性方式所得到的改性聚癸二酸甘油酯及其相关产物有更高的自由度、增大的孔隙、更高的细胞黏附性及量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调的降解范围及机械属性,能形成符合需求的支架结构,具体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