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A1B1A2B2类部分义与转喻义》

《表2 A1B1A2B2类部分义与转喻义》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汉语成语的转喻机制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人们一看到这样的成语,马上就会以典型成员为中心,产生从局部到整体、从事物本身到事物属性事物特征的联想,逐渐向外拓展。可以说,正是转喻的认知机制使名词性成语实现了从部分量到全称量的指称。在认知过程中,追求语言表达的经济性,用有限的语言表达手段来表达无限丰富的意义,用典型凸显的方式来指称认知域中的所有成员,这是转喻认知机制的体现,也是人类认知规律的体现和反映。王寅(2014a)认为,人们不仅在给事物起名称时择其一特征而命名,且以其指代整个事物,人们在围绕“名称”内涵与外延所展开的讨论中,同样也基于“转喻机制”,因为内涵与外延都是一个对象的属性,若仅用其中之一(舍其中之一)来解释意义理论,就有了“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性特征。再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