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含脂肪比例不同的4组原料肉在加工培根的4个工艺点NAs形成量的变化》

《表3 含脂肪比例不同的4组原料肉在加工培根的4个工艺点NAs形成量的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原料肉脂肪比例对培根加工过程中安全性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NDPhe A未检出。

由表3可以看出,NAs在蒸煮阶段已经形成,F0、F10、F20和F30组的NAs总量分别9.34、11.63、11.19?μg/kg和12.24?μg/kg。随着烟熏过程的进行各组的NAs总量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在煎烤结束后(D点)NAs总量又显著降低,可能是烘烤过程中的高温使一部分NAs发生挥发现象[29]。分析NAs不同种类的形成量时发现,4组样品在各工艺点中NDMA的变化均呈现先升高(A→C点)然后降低(D点)的变化趋势,C点时NDMA含量达到最高值,即F0、F10、F20和F30组的NDMA含量分别为6.32、6.28、6.02?μg/kg和7.43?μg/kg。煎烤结束后,各组NDMA含量又显著下降(P<0.05),F0、F10、F20和F30组的NDMA含量在D点时分别为2.03、2.18、2.31?μg/kg和2.56?μg/kg,4组之间NDMA的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分析4组样品在各工艺点中NPYR的变化时发现,当原料肉含脂肪比例较低(F0和F10)时,NPYR的含量没有随工艺点(A→D点)的进行显著升高,甚至从A点到C点还略有降低,但当原料肉脂肪比例升高(F20和F30)时,NPYR的含量变化随工艺点(B→D点)的进行而显著升高(P<0.05),特别是D点经过高温煎烤处理,NPYR达到最高点,F20和F30组的NPYR含量分别为1.27?μg/kg和1.85?μg/kg,这是因为NPYR的生成被认为与高温有关[10],脂肪在高温煎烤过程中实际受热温度相比瘦肉更高,故F30组的NPYR含量相比其他组(F0、F10、F20)要高,这与Herrmann等[11]在腊肠中研究结果一致。Yurchenko等[30]也报道,含有脂肪的羊肉中NAs含量高于纯瘦肉中的含量。Hotchkiss等[31]研究显示,脂质与亚硝酸盐的反应产物在加热过程中会形成一种亚硝化剂NOΧ,会与肉中的二级胺类物质形成NAs。由此可以看出,脂肪中确实存在某种物质可以促进NAs的形成,但关于脂肪参与亚硝化反应的机制亟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