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农药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表1 农药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农药胁迫和硒元素等干预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当作物受到农药胁迫,其器官尺寸的增加和干物质(生物量)的积累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不同类别的农药对玉米、番茄、小麦、大蒜、水稻、柑橘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表1)[11,12]。在二甲戊灵浓度(10.0 mg/kg)条件下,玉米处理组发芽率急剧下降约69%,这可能归因于除草剂干扰淀粉酶合成过程,对种子储备过程中的萌发产生不利影响[11]。在玉米种子和幼苗萌发阶段,高浓度吡丙醚(0.6 mg/kg)同样导致玉米生长参数显著降低,光合色素除花青素之外,其他成分含量都下降[12]。本课题组选取玉米作为研究对象,高浓度氯吡嘧磺隆抑制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导致体内氧化损伤不能逆转,最终导致植物死亡[13]。在番茄生长不同生长周期,发现种子的萌发率、光合作用[14]、抗氧化成分(番茄红素、总酚等)含量[15,16]、矿物质养分含量和水溶性代谢物[17]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会引起质量特征的变化,影响番茄的品质。在小麦的种植中使用过高浓度的除草剂,株高和籽粒产量[18]、叶绿素的含量[19]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施用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在不同浓度毒死蜱、对硫磷灌根胁迫条件下,大蒜素含量与2种农药使用浓度有明显的负剂量效应关系:即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加,大蒜素的含量逐渐降低,可能是有机磷农药水解成碱性,与蒜氨酸或蒜酶发生酸碱中和反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