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求取 ⇩

一、总论1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1

邓小平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发展16

邓小平科学技术理论的文化学思考30

试论邓小平对中国现代思维方式变革的影响40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50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63

重要哲学基础6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79

市场经济与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88

教育·科技·生产力100

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109

二、辩证法119

哲学的社会功能119

形而上学的本质特征130

形而上学的合理性与局限性143

诡辩论与辩证法153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唯物辩证法160

系统理论与辩证法173

三、认识论182

能动反映论的历史发展及其属性182

认识是反映和创造性的统一194

关于认识过程的阶段及实践在其中的作用207

现实的认识过程是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统一218

符号与认识关系问题探要223

试论集体主体的形成、结构和功能234

结构与功能的分析:主体性研究的新视野245

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把握主体性的结构255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系探要266

对不可知论的再思考275

四、历史唯物主义289

历史进程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初探289

理想本质的哲学思考302

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范畴315

宗教是复杂的文化现象325

宗教是特殊的上层建筑339

现代化与价值重建350

后记363

199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林兆荣,薛守琼主编;王岗峰,张华荣副主编 1995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