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连云港近岸海域近年来主要海水水质要素含量对比 (mg/L)》

《表1 连云港近岸海域近年来主要海水水质要素含量对比 (mg/L)》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连云港近岸海域2011~2016年环境变化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以上数据为各水质要素的含量平均值.“NA”为文献中无相应数据或无法根据文献数据计算.2009-5~2010-1结果为与本研究相同海域内站位调查结果的年平均值;2011~2015年结果为本文中调查数据的年平均值.

连云港海域是研究海洋工程等开发利用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长期影响的良好研究对象.近年来,海洋学者不断对连云港的近海海洋环境进行研究,本文对比了其他学者对研究海域的相关研究结果(表1).田慧娟等[21]对连云港连岛附近海域海水水质的研究显示:氮、磷污染物是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物.1996~2000年连岛附近海域DIN的含量均值为0.19mg/L,2001~2005年均值上升到0.24mg/L,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在2003和2005年的峰值更是超过了0.40mg/L,超过了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李贵林等[25]研究表明2006~2010年连云港近海的DIN年均值在0.17~0.20mg/L之间,2008年最高达到0.20mg/L.王敏等[24]对连岛东侧海域2008年和2009年的研究显示水质主要污染物是COD和DIN,2008年DIN含量均值为0.35mg/L,已经超过了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本文前期对连云港近海2009~2010年的研究[23]显示:该海域水质质量评价总体较好,DIN和DIP是主要的环境污染因子,本文研究海域内DIN年平均值为0.19mg/L,DIP为0.020mg/L,含量较高区域主要分布于近岸海域;相关性分析显示Chl-a与营养盐和COD呈现显著正相关;港口、核电工程等人类活动对近海水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泥沙的输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