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表1、表3典型岩心地层因素与胶结指数实验结果[8]》

《表2 表1、表3典型岩心地层因素与胶结指数实验结果[8]》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W-S模型与双水模型对泥质砂岩附加导电性描述的对比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这些样品的岩性、物性、QV等统计发现,实验岩心来源于多个地区,且地层年代差异较大;岩心物性变化较大,即渗透率在0.01~10 000mD*之间变化,孔隙度在4%~30%之间变化[见图4(a)];岩心的岩性差异较大,既含纯砂岩又含泥质砂岩。从纯砂岩到泥质砂岩,QV含量逐渐增大,且QV含量与渗透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见图4(b)]。因此,鉴于岩心来源区域不同、年代差异较大、物性变化较大、岩性多样等特征,可以推断这些岩心的孔隙结构极其复杂,孔隙结构差异较大。图5表明,m*与渗透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图5(a)],而mo与渗透率的相关性不明显[图5(b)]。表2与图4(a)显示,27号岩心样品与3号岩心样品具有相似的孔隙度值,但是其渗透率值差异较大。孔隙度相似而渗透率差异较大的现象是由孔隙结构的差异引起[1-3]。表2、图5显示,孔隙结构差异较大的27号岩心与3号岩心mo相近,但是m*变化较大。因此,认为m*更能反映孔隙结构的变化,即m*受控于孔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