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基于自然因子与区位条件的长子县村庄面积分类统计》

《表2 基于自然因子与区位条件的长子县村庄面积分类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乡村振兴村庄类型识别与振兴策略研究——以山西省长子县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县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很大程度上表征了乡村地区资源禀赋、人口分布、产业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了解乡村振兴本底条件和村庄类型划分的基础。运用Kernel核密度方法(李红波等,2014;杨忍,2017)生成长子县村落核密度分布图(图2),发现长子县村落分布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总体上表现为“东部稠密、西部稀疏”的分布格局。全县村落分布的总体密度约为0.4个/km2,远低于平原区(马晓冬等,2012)。县城周边及中部的常张乡与石哲镇、北部的碾张乡与鲍店镇等乡镇周边村落分布较为密集,密度范围0.8~1.3个/km2,形成村落分布集聚区。西部山区、西南部的南陈乡、南部的色头镇等区域村落分布较为稀疏,约为0.3个/km2,甚至更低。进一步考察自然因子与区位条件作用下的村庄用地分布特征,从高程、坡度、距离干道、距离县城4项指标进行分类统计(表2)。长子县的高程范围是880~1650 m,地形特征从西向东逐渐由山地过渡为平原,结合长子县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依据高程可按<1000 m、1000~1200 m、>1200 m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区3种地形,全县80.71%的村庄用地分布在东部平原区,村落整体分布与地形地貌特征存在较高的关联性。从坡度特征看,即使在丘陵地带,缓坡(6°~15°)是居民建房选址的临界区,缓坡以上的区位人居不安全、出行不方便,很少选择这些区位建房。以全县干道为轴进行缓冲区统计分析,干道两侧100 m以内的村庄面积约占1/4,距离干道500 m(步行6~8 min)的村庄面积占比77.11%,村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交通指向性。距离县城的空间距离与通达性代表了能够接受县城经济辐射的强弱,距县城15 km(车程20~30 min)范围内的村庄面积占比超过80%,表明大多数村庄与县城的时空距离较近,容易产生城乡互动与联系。一般情况下,自然因子限制了村落的基本格局与演变方向,而经济区位决定了村庄的发展潜力与转型能力,二者在村庄演进与乡村振兴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长子县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应聚焦在村落集聚区,西部山区作为县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应更加注重生态保育功能,可适度发展林果业、林下经济等绿色生态产业。从公共投入与城乡联动角度看,应强化县城、乡镇、中心村之间的交通网络建设,加速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与信息互通,遴选和培育乡村振兴极,形成“极点-轴线-网面”发展新格局,促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