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2015-2017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对的信息流强度》

《表4 2015-2017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对的信息流强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信息流视角下长株潭城市群关系网络特征辨析及规划启示——基于百度指数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研究方法中公式(1)和(2),分别构建2015年、2016年、2017年长株潭城市群中28个城市对的相对强度值(见表4)。基于熊丽芳、甄峰等对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网络特征的研究,[12]将长株潭城市群划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核心网络结构,其相对强度值大于或等于0.5,这类城市对属于城市群的骨架;第二层级的相对强度值介于0.1和0.5之间,这类城市对属于城市群的主干;第三层级的相对强度值小于或等于0.1,这类城市对属于城市群的边缘结构,在整个网络结构中占比较高,但网络结构地位较低。2015-2017年,长株潭城市群第一层级的城市对分别有4条、3条和4条,均由长沙市向外辐射,分别是长沙―株洲、长沙―衡阳、长沙―岳阳、长沙―常德,其中长沙―常德2016年跳出第一层级城市对,但2017年重新进入第一层级城市对。2015-2017年长株潭城市群第二层级的城市对分别有10条、7条和4条,城市对个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第二层级城市对的平均相对强度值逐年上升,分别为0.230,0.281,0.285。第三层级城市对占据整个城市对的绝大部分,主要分布在城市网络中的边缘地位,城市间联系强度较弱,2015-2017年长株潭城市群第三层级的城市对分别有14条、18条和19条,分别占城市对总数的50.0%、64.3%和67.9%。从整体趋势来看,长沙―株洲地位保持不变,城市联系强度上升的城市对仅有2对,分别是长沙―常德、湘潭―常德。绝大多数城市对的相对强度值对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表明城市群的信息流离散程度加剧,有轻微极化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