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疱疹性口炎和疱疹性咽峡炎病原学分布》

《表1 疱疹性口炎和疱疹性咽峡炎病原学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西医研究概况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西医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目前并不单一,普遍认为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大部分为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埃可病毒30型也可引起该病[3],属RNA病毒。有文献报道[4],肠道病毒株在台湾地区2004-2009年间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6(15.5%~22.2%),在韩国2009年主要为A16和A5(11.5%~69.2%),在欧洲2010年主要为A10(39.9%)和A6(28%),其次是A16(17.5%)和EV 71(6.3%),这些肠道病毒都造成了该地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流行。我国研究报道表明,疱疹性咽峡炎病原学主要为肠道病毒感染(EV 71,Cox A16、其他肠道病毒),其次是疱疹病毒感染(疱疹病毒Ⅰ型)[5],数据来源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