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孔南地区圈闭类型表》

《表2 孔南地区圈闭类型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黄骅拗陷隐性断裂带分布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基底活动强度的不同,孔南地区隐性断裂带被近东西向的横向调节型隐性断裂带分为南段间接传递带、中段调节带和北段直接传递带,隐性断裂带在3个段的构造形态和演化程度均有所差异,从而造成圈闭类型和规模也不尽相同(表2)。南段构造变形弱,构造圈闭较少,三角洲砂体发育,以岩性圈闭和不整合圈闭为主,如风化店及孔16等圈闭。中段调节带的圈闭类型多为构造型圈闭,如逆牵引背斜(官1、官3)、挤压背斜(板桥、乌马营)、披覆背斜等多种背斜圈闭类型[13]。在官西和舍女寺地区也发育一些小规模的断鼻、断块圈闭。北段次级断裂较发育,岩性圈闭和背斜圈闭被断裂切割破坏,产生大量小断块,以小断块圈闭类型为主。以孔南地区枣园和王官屯油田为例,枣园油田位于孔南隐性断裂带的北段,演化程度较高,构造变形强,圈闭类型以断块为主;王官屯油田位于孔南隐性断裂带的中段,属于调节带,基底活动性较北段弱,表现为油气藏类型以背斜型为主,部分发育断鼻构造油气藏(图6a)。从圈闭类型和规模上也可以判断孔南隐性断裂带的分段性,基底活动性自南向北依次增强,隐性断裂带的发育程度也不断增强,圈闭类型从岩性、地层圈闭过渡到背斜、鼻状圈闭,最后北段以断块圈闭为主(图6b)。这都反映了隐性断裂带活动强度对圈闭类型和规模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