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图2 (b) 中各点EDS成分分析 (质量分数,%)》

《表3 图2 (b) 中各点EDS成分分析 (质量分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自然时效对2024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拉伸性能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2 (a)为转速1000 r/min,焊速60 mm/min时焊接态接头焊核区与热机影响区边界的高倍SEM图,边界位置出现第二相粒子显著贫乏的区域,通过前期工作可知该区域连续富集铝元素[11],第二相的贫乏降低了粒子的钉扎作用,导致接头薄弱区的产生,刚好与表2中接头在NZ/TMAZ处拉伸断裂、图1 (c)显微硬度最低值出现在热机影响区对应。这是由于在焊接过程中轴肩的摩擦热和机械搅拌塑性变形热共同作用导致第二相的溶解、粗化,均降低了第二相对组织的强化作用[7],热机影响区第二相分布贫乏;而焊核区发生动态再结晶,晶粒细化、第二相溶解、粗化和再析出的共同作用,焊核区组织性能相较于热机影响区有所提高。而接头经过自然时效态热机影响区第二相粒子分布弥散,相较于焊接态接头组织没有第二相显著贫乏的区域出现,同时焊核区与热机影响区第二相粒子更加细小均匀,如图2 (b)所示。而细小弥散分布的第二相(测试点2)相较于体积较大第二相(测试点1)和基体(测试点3)的强化元素Cu含量更高,通过表3中测试点2元素质量分数比Al:Cu:Mg=39.9:48.7:11.3推测,第二相化学成分符合强化相θ相(Al2Cu)及S相(Al2CuMg)的组成,第二相强化效果较好,而体积较大的强化相和基体Cu含量较低,对组织强度的贡献较小。而文献[9]通过TEM深入研究表明通过自然时效接头各个微区产生了大量弥散分布的强化第二相,能够使得位错钉扎,加强了抵抗位错运动的能力,提高了接头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