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中国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区气候环境特征》

《表2 中国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区气候环境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中国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基于最大熵模型以及影响中国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的气候生态因子,给出了血吸虫病在待预测地区的发生概率p(图3)。受气候生态条件制约,中国南方地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较高,北方地区传播风险较低。血吸虫病传播的高风险区位于上海、江苏南部、湖北东部、湖南东部、江西中北部、浙江北部等地,该地区气候因子阈值为年降水量1095~1927mm、最暖月平均气温19.7~29.3℃、稳定通过10℃持续日数221~339d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为0~0.47(表2),主要属于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湿润区,冬温夏热、降水丰沛,区域内水网密布,常与江河湖泊相通,对钉螺繁殖和血吸虫病传播极为有利。中风险区位于江苏南部、安徽中部、河南南部、浙江北部、湖北东部、湖南东部、江西大部、云南北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四川东部等地,该地区气候因子阈值为年降水量996~2150mm、最暖月平均气温7.2~29.3℃、稳定通过10℃持续日数221~339d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为0~0.47。低风险区主要位于江苏北部、河南中部、湖北西部、四川东部、重庆东部、贵州东部、广西南部、广东南部、福建西部等地,该地区气候生态因子阈值为年降水量751~2198mm、最暖月平均气温3.4~28.8℃、稳定通过10℃持续日数0~365d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为0~0.64。青藏高原和属于暖温带、中温带的广大北方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冬冷夏热、季节性温度变化大,不利于血吸虫病传播,为血吸虫病风险极低区。